正版小火箭独享下载安装
百保君,是一款健康服务(保险)垂直搜索引擎。其官网介绍,百保君帮助消费者找到保障顾问,同时帮助团队获客。其近期业务模式为销售权益产品并返还京东卡。
“要么退款,要么发货。”最近,网友小李(化名)在投诉平台上反映,自己通过百保君购买“住家护理保障权益某某版”,平台承诺送“京东卡”。但小李称:“到期了没有送京东卡,我500多张京东卡到现在没有(收)到⋯⋯”
在社交平台上,通过百保君平台薅“京东卡”羊毛的帖子仍在。不过,如今“羊毛”终化为泡影,“现在还能领取到吗?”“你们这几天有领到卡的吗?”随着这样的提问不断增多,百保君用户们猜测,平台是否已经跑路了?
11月14日,《》记者依据百保君平台官网信息,前往其运营公司百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保公司)办公所在地——上海市虹桥绿谷广场B座。
近段时间,关于“百保君兑付危机”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不少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称:“之前购买的权益,全都不返还京东卡了。”
《》记者加入了一个200多人的“百保交流群”。群内,不断有用户发问到底如何领卡。比如其中一位用户就表示:“怎么办?只给发了8张卡,还有42张卡无法提取。”
这样的交流不只在这一个群里出现。在另一个近百人的百保交流群中,有人回应说,平台9月底更换了供应商,更换完供应商就会恢复正常领取节奏。但更多人的猜测是——“平台跑路了”。
11月14日下午,每经记者来到上海市申长路588号虹桥绿谷广场B座,按照百保公司官网披露,他们的办公地点是在这座写字楼的3A10室。
楼下大厅有电子显示屏,上面列示了楼内的办公企业,但记者并未在其中看到百保公司的名称。在听到记者咨询百保公司情况后,物业人员第一反应是询问“你从哪里来的?”随后称该公司“早就搬走了”。他还指着电子显示屏中空白的一栏说,这里原来显示的就是百保公司名称,现在已经被删去。
《》记者同时还拨打了百保公司官网给出的联系电话,但被告知其已欠费停机。该公司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手机号码,则是空号。
有博主发帖称,在朋友圈看到的买京东卡教程,实际上是百保君的活动。消费者如果以2690元买6期保险,则每期返还价值500元的京东卡。这样就相当于免费送了保险,还送了300多元⋯⋯
以标价89元的“灵活就业出行意外保障权益”为例,该产品包含误工补贴权益和京东卡补贴权益。平台称,每次可申请的误工补贴最高为意外险或医疗险理赔赔付金额的5%且最高为100元,此外,购买日后的60天~65天之间可领取价值100元京东卡一张。890元版本的该产品,则对应价值1000元的京东卡。
单价较高的产品是“宠物治疗津贴权益”系列。其中价格最低的一款为184元,购买后享有宠物治疗津贴权益和价值200元的京东卡。价格最高的一款为1840元,购买后享受宠物治疗津贴权益和价值2000元的京东卡,京东卡发放时间为购买日后45天~47天。宣传页面显示,购买多份权益,也将获得多份宠物治疗津贴和京东卡权益。
在这样的利益诱惑下,小李这样的用户已累积了数百张京东卡,如果全部发放,价值可达数万元。《》记者注意到,不少用户在社交网站上都提到了有人大额购买上述产品的情况。
除了“权益产品+京东卡”,平台还有“权益产品+送积分”的购买形式。如价格94元的“住家护理权益”产品,包含最高100元的住家护理津贴和100积分,产品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其他权益产品或京东卡。
《》记者注意到,积分的获得方式多样,除通过购买权益产品获得外正版小火箭独享下载安装,还可以通过邀请好友的方式获得,比如向好友推广“住家护理权益94(元)版”可以获得3积分,推广“住家护理权益186(元)版”可以获得8积分。
目前,“百保君”小程序上的多项权益产品“已售罄”。记者联系“百保君”小程序客服后,对方发出自动通知称:“目前(是)平台权益产品调整期,已到期及未到期权益产品统一退款处理,退款方案及页面说明会尽快公布。”
对于这一模式,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张秀红律师分析道,从法律角度看,这已脱离正常保险增值服务范畴,实质构成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涉嫌非法集资或集资诈骗。
首先,该行为资金池特征明显。用户支付资金购买“权益”,平台承诺远期高额返还,形成资金沉淀池。这种“先收费后兑付”模式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特征。
其次,利诱性特点突出。平台明确承诺“无风险套利”,且其采用的积分可1:1提现、拉人头奖励积分等方式,实质是承诺保本付息的高额回报。根据刑法第176条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这已远超正常营销激励范围。
据公开信息,百保君自创始之初即定位于打造数据驱动的算法保险,并利用科技优势挖掘数字化的健康需求,致力于为用户打造“帮买”模式。
在2021年底,该公司COO苏炜鑫在一篇专访文章中曾就平台模式介绍:用户可通过搜索网站、生活消费等流量平台的搜索入口,通过“我要买保险”等保险类关键词进入百保君;之后,在保证个人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平台会通过百保君的数据大脑为用户分析风险保障需求,提供保险规划报告,根据用户需要匹配到最适合的保险顾问,进而达到为用户“帮买”的目的。
《》记者注意到,2019年8月9日,百保君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做官方内容更新,更新频率大致为一周一次。所发文章内容均与保险相关,有的是保险知识科普,有的是百保君保险顾问介绍。在一些内容里面还导入购买链接,用户点击即可跳转页面。
百保君公众号上,与保险相关的内容更新停留在了2023年年中。2023年9月20日,更新内容转变为“数字充值权益活动周排行榜公布”(如下图)。
截至目前,其产品名称虽带着“意外保障”“宠物保障”“护理保障”,但与保险产品并无相关。这些权益产品也没有保单合同、双录提示等与购买保险相关的内容提示,只在宣传页面重点突出两大权益,而其中一个就是京东充值卡权益。
据其网站信息,百保君于2020年10月由众安科技孵化成立。对此,众安保险方面近日向《》记者回应称,百保公司法定代表人、实控人为李雪峰,“众安科技”以无形资产评估作价投资,但未参与实际经营管理。百保公司自2023年起不再反馈经营情况,众安科技已于2024年决定退出百保公司,并于2025年5月与百保其他股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了持有的全部股份。
固定保存如下资料:购买权益的支付记录、合同或电子协议,平台承诺返利(如京东卡、积分)的截图或聊天记录,邀请好友的推广记录及积分变动明细。
其次,携带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户应尽快向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提交材料,说明投资金额、返利情况等,配合调查。
最后,如在系统上能退款,就抓紧退。根据刑法,非法集资参与者的本金可通过追赃退赔程序返还,但这个程序较长,而且退回的可能性及本金比例将大打折扣。
“高额返利模式往往不可持续,用户需理性。在接触相关商品或投资时要评估商业逻辑的合理性。”张秀红表示,在购买金融或类金融产品前,应查验对方是否具备相关牌照(如保险、支付业务许可证)
,充分树立风险意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孟博律师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消费者应该提升风险意识,提高甄别能力,避免因贪图小便宜而掉入消费陷阱。如果不慎遭受骗局,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建议消费者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权。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德恒新加坡办公室执行主任闫泽娟律师在受访时对记者表示,购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聚焦产品本身,
闫泽娟建议,已购买用户,要积极关注刑事案件进展。若司法机关最终认为公司构成犯罪,则积极进行损失申报,若司法机关认为其不构成犯罪,则积极向法院提起诉讼,向主管机关进行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涉及到保险产品的情况,闫泽娟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百保君的营销模式被认定为给予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则面临行政双罚的法律后果,届时对在平台销售产品的保险机构来说,严重的会被吊销业务许可证,保险机构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严重的则会被撤销任职资格。
投资者需充分认识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性,保持投资定力,避免盲目跟风,谨慎选择理财平台,多方获取信息,理性分析判断,不轻易相信高收益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