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如何加入节点教程
埃隆·马斯克,他是特斯拉的油门、SpaceX的引擎、推特热搜的永动机,更是21世纪最爱给全人类提供算命服务的硅谷半仙。从殖民火星到脑机接口,从AI末日到加密货币,马斯克用预言家的腔调一遍遍说着推销员的情话。下面就让我们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扒开那些或成神迹或成笑料的“马斯克主义”。看看这位当代科技弥赛亚的预言簿里究竟藏着多少星辰大海,又掺了几吨人造钻石。
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网民还在吭哧吭哧拨号上网。27岁的马斯克已经叼着资本雪茄,在键盘上敲出了后来震动世界的暴论——“纸币是细菌培养皿,互联网支付将统治人类钱包。”彼时的华尔街大佬们只以为是毛头小子嗑药嗑多了,没曾想他真的掏出了支付软件——也就是PayPal的前身。在“千禧泡沫”破碎的前夜,他用代码挖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座数字金矿。
尽管当年很多人觉得他年少轻狂,但马斯克把PayPal卖给eBay净赚1.65亿美金的现实,着实狠狠抽肿了传统金融客的老脸。将视线拉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扫码付钱已经成了常态。上到爱马仕柜姐,下到菜市场老农,甚至是地铁上喇叭外放的假乞丐,都把二维码贴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反而是当年口耳相传的“出门必备四件套”——身手钥钱,如今只剩三个了。这份转变也有好的一面,最起码曾经无处不在的车站扒手差点被干绝种。毛贼们心里苦啊:“你说好好的纸币,怎么说没就没了?”
一个高校辍学生拿卖软件挣的钱开了一家私人航空公司,这种大脑洞脚本拿给昆汀都拍不成。早在2002年创立SpaceX时,马斯克就扬言“未来太空旅行将不再是官方专属项目”。换言之,只要你资金到位了,随时能和爱人飞去散逸层之外看月落乌升。当然,前提是你遭得住按秒计费的天价船票。去年九月,“北极星黎明”计划正式启动。一艘龙飞船把四位乘客送去了近地轨道。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更是打开舱门,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太空漫步”。
SpaceX不仅包揽了全美大多数的火箭发射任务,且发射量已经超过了其他各国的总和。2024年全人类一共进行了263次轨道级发射,SpaceX独占134次。更让人震惊的是,马斯克真正在加量的同时摊薄了费用,毕竟猎鹰九号回收之后“洗洗还能用”。他把每公斤载荷成本从NASA时代的2万美元砍到2万人民币,简直就是星际版拼多多!被抢了生意的NASA,也不得不假笑着签了一轮又一轮商业载人合同。如果五年八年之后成本再降一轮,没准儿太空游客里就有中国大妈了。
2006年,马斯克把第一台特斯拉跑车搬去底特律车展时,传统车企的高管们几乎要笑岔气了。在他们看来,这无非是一台嵌入了笔记本电脑的大手办。如果特斯拉Roadster能取代福特Mustang,那是不是猩猩也能当总统了?现在的情况我们也都知道了:福特野马造了一款电动版的Mach-E,又给车主们出了一支汽油味的香水做补偿;至于马斯克那台Roadster,已经被发射到外太空绕着太阳转圈圈去了。
当马斯克说出“汽油车会像蒸汽机一样躺进博物馆”的暴论时,没人会猜到他真能把汽车干成快消品。在产能的枷锁被破除之后,全世界每六秒就能卖出一台特斯拉。包括BBA在内的燃油老炮儿们,纷纷患上了电动PTSD。就连靠石油起家的沙特王子也偷偷变节,投资了一茬又一茬的新能源车企。不久前国内电动车销量正式超过了燃油车,“取代”这件事儿,的确正在发生。
火星殖民,算是马斯克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滑铁卢,而且一滑就是七次。遥想2016年,他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放线年送人登陆火星,票价压到20万美元,历时80天抵达!”结果2023年星舰(Starship)首飞时,这枚大型运载火箭骤然失控并被人为引爆。此后更是屡战屡败,烟花秀看到饱。大家也对即将开启的第八次试飞也不怎么感兴趣了,就连一贯看好他的富豪们也悄悄打起了退堂鼓。毕竟谁也不希望花上一百多万还得被炸个稀巴烂。
当年夸下海口时,马斯克连在火星种土豆的流程都想好了。可如今2025的进度条都已经走完了1/4,人类连火星基地的门牌号还没摸清楚。其实回头看看现实,这份落差感也不难理解。毕竟就连NASA制定的重返月球计划“阿尔忒弥斯”,都鸽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更何况月球和火星的登陆难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如果前者是异地恋情侣的高铁奔赴记,那后者大概率就是阴间单程游。看完星舰七连炸之后还能淡定登船的,冷锋见了都得给你竖个大拇指。
不过马老板的预言从不缺续集,去年他又隆重表态:“2030年要在火星建造有人类居住的城市。”不过在认识到这是一个连复活甲都扛不住的地狱级难度任务时,我们已经对这个时间节点提不起任何兴趣了。所以你看懂了没有?马斯克的火星殖民就像他承诺的完全自动驾驶,永远在风尘仆仆赶来的路上。
埃隆·马斯克是一个狂热的“机器人威胁论”拥护者。2014年他曾在网络上公开表态,AI的发展过于迅猛,机器人会在五年内开始屠杀人类。所谓的“机器人三定律”,不过是人类自我安慰的赛博奶嘴。有些网民听完觉得自己还剩两千天,纷纷撸起了口子超前消费。结果今天的人工智能不仅没有对人类举起切割齿轮,反而变成了效率逆天的生产工具。写歌、绘图、编代码、出报告……除了照镜子,没有什么是它们干不了的。如果一定要说AI会杀人,似乎只有那几起特斯拉自动驾驶致死事故。这么看来,这句话更像是老马提前布局的免责声明。
仔细想想,马斯克在AI的话题上显得颇为拧巴。他一边放大人工智能失控后的恐怖,甚至说出过“未来人类会成为AI的宠物”;另一边又在疯狂押宝这条赛道,OpenAI背后的ChatGPT,以及X背后的Grok,都有马家资本的影子。但如果从商业角度来审视的话,马斯克的精分现场就显得不难理解了。他一边用AI恐吓人类,一边用AI市值恐吓华尔街的样子,像极了在夜店同时扮演保安和纵火犯。举着灭火器高喊危险的同时,兜里其实揣着一枚Zippo。所以别再吵什么人工智能觉醒了,最先觉醒的其实是马斯克。如今的他已经龙场悟道:制造汽车和火箭,哪有制造恐慌来钱快?
在马斯克的商业版图中,The Boring Company是最为抽象的一个。其中文名叫“无聊的公司”,实际上干的事儿也挺无聊,那就是在地底深处挖隧道。他的本意是建造时速超1000公里/小时的“超级地铁”,但七年过去只建了不到四公里的隧道,约等于一个豪华版鼹鼠洞。首批开放测试时,时速只有64公里/小时,Uber司机看了都着急。宏愿中的“立体交通革命”,被北京地铁4号线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最招笑的故事发生在2022年初的拉斯维加斯——马斯克为了推广超级高铁项目,决定把特斯拉汽车们开到LVCC Loop地下隧道中,来运送CES参展玩家们。结果大家伙儿亲历了一场地底拥堵,甚至有人发出了“这条路经常堵吗”的灵魂拷问。可见马斯克也读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治理地面堵车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堵车挪到地下去。
犹记得2015年末,马斯克首次放出狂言“两年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时,很多人都在担心驾校完蛋了小火箭如何加入节点教程。到如今将近5个两年过去了,方向盘和踏板依旧是汽车的标配。在这十年里,“硅谷钢铁侠”不止一次重置了这个预言的时间轴起点。他口中的“完全自动驾驶”(FSD)就像甲板上的海平线,永远停在两年外的正前方。所以当马斯克宣布Cybertruck能在末日世界中自动驾驶时,我很想问一句“你确定末日来临之前我们能用上这功能对吧?”
其实不只是特斯拉,目前没有一家车企的智驾技术可以叫“完全自动驾驶”。即便是开启了智驾模式,司机也需要时刻做好接管车辆的准备。不管车企装了几颗激光雷达,喂了几亿公里数据,你都是全车人身家性命的第一责任人。只要人类接锅接得够快,AI就永远不会翻车。这都2025年了,L3还没落地。线,我们还能等到吗?
马斯克希望用脑机芯片把人类变成赛博战士的宏伟计划,可以追溯到2017年。彼时的他相信这类设备将于2021年正式量产,因精神类损伤而瘫痪、失明的朋友,就可以用脑电波点奶茶了。可直到2024年,人类才首次接入了脑机芯片。当然,他可以说计划一推再推,是因为有关部门多次拒绝了Neuralink的人体临床试验申请。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这家公司被爆出四年整死了1500只实验动物。
血肉苦弱,机械飞升。有多少被疾病永远困在轮椅和床榻上的人,渴望成为半机械形态的冬兵或钢骨?可当马斯克真的把这粒药丸摆到面前时,他们却犹豫了。毕竟就在首例受试者直播下国际象棋之后不久,其脑袋里的设备就出了一系列故障。假如高位截瘫患者开始不受控制地跳起霹雳舞,盲人看到奇诡画面,你还能指望靠OTA来搞定这一切吗?
没有谁能拒绝长生不老的诱惑。所以当马斯克说出“将全部记忆上传到云端进而实现数字永生”时,很多硅谷大佬都明确表示心动了。他认为只要AI足够强大,就可以收集一个人的全部数据,进而复现出他独一无二的记忆和性格。在他的忽悠之下,许多人还线世纪赛博赎罪券的心理准备——只需一台特斯拉Model Q的钱,就能去成为活在服务器里的电子幽灵。
不过只在云端永生,对受众们来说还远远不够。发现没?马斯克的大多数预言都有强烈的目的性。当他提出“数字永生”的概念时,我们就该知道这或许是又一场看似热情的推销。而老马这回想卖的,就是特斯拉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把亲人的灵魂注入钢筋铁骨,而后他就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了。钱不够的话,爸爸和爷爷还能共用一具躯壳。每到清明节你要做的不再是上坟烧纸,而是给列祖列宗上一轮机油。
今年年初,有两条新闻深深触动了山东朋友的心。一是深圳迎来了首批AI公务员,二是一位AI儿科医生在北京正式上岗。老一辈唯三认可的好工作已去其二,AI教师还会远吗?恰逢此刻,马斯克又声称2030年人类会大面积失业,原因是工作都被AI抢了。而顶尖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言中“8亿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的时间节点,同样是2030年。
不管你认不认,人工智能抢饭碗这件事儿,大概率不是危言耸听。在未来五年里要做些什么,才能避免DeepSeek从助手变成对手,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不过你也不用过分焦虑,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指了另一条明路——大不了去外太空搞基建嘛!
2016年9月28日马斯克发表了《 让人类成为跨星球物种 》 的演说。2024年4月,星舰基地,马斯克在演讲中又一次喊出了“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的豪言壮语。很显然,殖民火星只是他整个疯狂计划的第一步。只要推进顺利,马斯克希望人类的意识之光可以延续到更遥远的宇宙深处。只可惜他也面临着中年男性的普遍隐疾,好好一根大星舰,怎么就支棱不起来呢?如果NASA项目整出七连炸,现在肯定已经被DOGE政府效率部强势入驻。奈何SpaceX是一家私企,老马就爱放烟花给老百姓看,谁也管不着。
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人类登陆火星的时间或许要推迟到22世纪后半叶了。对于乡土情结浓重的我们来说,这未必是件坏事。跨星球流量贵不贵暂且不说,返乡堵车怎么办?试想一下几百艘龙飞船在宇宙航线上排着队狂按喇叭,船舱里叫卖着一千一份的马斯克亲签盒饭,你会不会对当年入职天马星分公司的决定感到后悔?
如果你觉得一届商人玩货币战争是天方夜谭,不如看看他是怎么把美国白宫搞到天翻地覆的。当马斯克在2018年宣称“加密货币将取代法定货币”时,最精密的美钞防伪技术也很难抗下这一波冲击。为了证明自己玩儿真的,他在特斯拉官网上线了比特币支付按钮。在这种虚拟货币突破10万美元大关的那一刻,一枚比特币已经可以买两台特斯拉Model Y了。与其说老马是押对了赛道,不如说他打的广告确实有效。
当虚拟货币屡次创造财富神话时,我们也该看到它们剧烈涨跌背后的恐怖邪能。但凡一次暴跌,就有数以十万计的玩家爆仓。绚烂财富一夜清零,从希尔顿大床房醒来打开手机一看天都塌了。这种“金融绞肉机”注定很难成为通用货币,毕竟没有哪个杀猪的愿意用随时可能蒸发一半的狗狗币结算排骨。
为什么找不到外星人?马斯克给出了一个很新奇的解答。他认为人类很可能不是地球的原住民,我们看到的整个世界,都是外星人的杰作。在他的假设中,地球就是一个大型生态缸,人类不过是被投放到这个模拟器游戏的物种之一。而登陆火星的本质,是去解锁未开放地图。更有甚者,人类压根儿就是活在虚拟世界里的“缸中之脑”。每当你睡着时,背后的玩家就会把VR头盔摘下来。
想像一下,因为房贷而逐渐秃头的打工仔,或许只是某个高阶生命体的毕业设计。至此,最有说服力的躺平理由出现了——如果我们真的是《西部世界》里的NPC,为什么还要努力奋斗?你和那些富家公子的区别,本质上是肝帝和氪佬的区别。所以此时此刻无论是谁在背后操纵我,且听哥们一句劝:“充点儿吧,就当喂狗了。”
大儿子变性这件事着实刺激到了马斯克,体验过“生儿育女”的痛苦的他,直接黑化成了人形自走式播种机。在和三个女人生了十二个孩子之后,网红作家阿什莉·圣克莱尔又找上门来,表示不久前为他诞下了第十三个后代——这是生了个足球队外加俩替补。所以说马斯克的另一重身份,是美利坚催生办马主任。而最直接有效的催生手段,就是自己先生一大堆。
去年年末,马斯克还预言过新加坡等国家,会因为低生育率走向灭国。而他本人则把特斯拉工厂的产能狂飙精神,复刻到了生娃这件事上。说实话我们并不在乎新加坡的兴衰起落,或者有多少粉丝会学他开枝散叶。大家伙儿现在最关心的是,美利坚版九子夺嫡什么时候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