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区id小火箭节点是什么
众所周知,开发者在苹果 AppStore 上面上架游戏,那就意味着要接受苹果30%分成比例的规定,每100块收入,苹果要拿走30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苹果是不是太黑心了,没有参与开发,也没有参与风险承担,更没有参与运营等关键工作,凭什么仅仅提供一下平台就要收取30%的分成呢。
对于这个问题,开发商们其实没有对此少发过牢骚,甚至一些老牌的、有影响力的游戏厂商直接跳出来和苹果宣战。去年,闹得比较凶的是《堡垒之夜》事件。火爆全球的游戏《堡垒之夜》,其开发商 Epic Games 提供用户网站充值的链接,直接跳过 iOS 机制,用户节省钱之余,Epic Games 也多赚了钱,只有苹果少了它的30%分成美区id小火箭节点是什么。
由此,苹果不仅下架了《堡垒之夜》,还下架了其他 Epic 相关软件,以此示威!不料,后续 Epic 纠集了众多老牌开发商与苹果形成了对阵之势,最终苹果不得不妥协,将年收入低于 100 万美元的开发商抽成比例从 30%下降至 15%。
让苹果低头做事,不得不说,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咆哥想说,30%的分成比例真的高吗?不是这个行业,也不懂这个规矩,直呼‘真贵’,咆哥觉得这是种不负责任的叫嚣。国内今年一月份也出现了一个开发商和渠道商的小插曲,腾讯因不满华为应用商店50%的高额抽成,腾讯游戏就被华为直接下架了,但是仅仅隔了18个小时又重新上架了。
神马50%,这岂不是比苹果更黑?据悉,国外诸多渠道商的抽成比例都是 30%,比如 Appstore、Google Play、Steam、微软、EA Origin 等等。而国内呢,如果说国外 30% 的抽成对于开发商来说都是苦不堪言的话,那么国内的现状简直可以用哀鸿遍野来形容。所指国内无疑都是安卓市场,分成比例从30%到80%不等,比如听得到比较多的有华米 OV 自家的应用商城、360手机助手、应用宝以及豌豆荚等。
据悉早些年间,某知名平台还有过90%的畸形抽成,不过也有比较人性化的分成模式,比如阿里的 20% 抽成和魅族的0抽成,不过由于它们都没有什么用户基础,即使补贴钱给开发商,开发商也未必愿意上架其平台。渠道商和开发商中间这种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是在为前者打工,而且是那种工资和投入都是自己的打工,听上去,舆论上都会同情开发商而贬低渠道商,但这是一个行业的规则,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此外,安卓市场有一点实在是值得诟病,暂且不说各大渠道平台之多繁杂,就单个平台来说,也是十分混乱的,较 Appstore 来说,上架的游戏产品审核不够严格、门槛低、内容乱等,根本没有得到令用户满意的管控,造成混乱的印象。抽成多活却做得非常不好,如何令人满意?
2019 年 IDC 新报告显示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安卓已经占据了 87%,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站在渠道商的角度考虑,这个钱实在是太好赚了。同样的,国外有 Epic Game 带头不满 Appstore 机制,国内也有大佬不堪忍受这种高额的抽成机制。2020 年 9 月 18 日,米哈游的《原神》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不上线华为和小米的应用商城。要知道,小米和华为的体量几乎占据了安卓市场的半壁江山,抛弃了小米和华为,就等于是放弃了进入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不过,后来大家也知道了,就算《原神》没有上架小米和华为的渠道服,它依旧火爆全网。紧接着另一款爆款游戏也跟风《原神》不愿走渠道服的路子,选择了在各大网站、视频 App 里面做广告,广告打得最多的时候,咆哥一天能刷到六七次这个游戏,它就是时下非常火的《万国觉醒》。
广告虽然花钱,但是比起吸血一般的抽成机制来说,都不算什么!借鉴《原神》和《万国觉醒》这种绕过渠道服依旧获得成功的案例,更多的游戏也会选择这种宣传方式,在抖音、在 UC 又或者在视频 App 上面投入这些广告,效果未必要比在渠道平台差!
2021 年 2 月 25 日,在游戏巨头网易公司的财报会议上,CEO 丁磊也谈及了关于平台抽成的问题,其直言中国的安卓成分生态是不健康的,相对于全世界来说也是最贵的,比及苹果和谷歌的 30%,中国高达 50% 更是不合理。丁磊一席话,在业界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前关于谈及抽成问题,茅头直接会指向苹果,而现在呢?揭秘了国内的混乱而又过高的分成机制,你们还认为苹果的 30% 可恨吗?咆哥想说,作为游戏开发商不但要有资金投入,还需要很大的人力投入,有些项目还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仅仅只有 50% 的回报率,你会满意吗?这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公不公平的问题,难道渠道商真的要像吸血鬼一样吸干开发商的血液吗?
要知道,作为开发者来说,没有足够的回报,开发就是没有动力的,为了繁荣开发者市场的积极性,国内渠道商是否有必要联合起来做一个调整,创造一个健康而又令开发者满意的分成生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