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会耗流量吗苹果
据美国防部7月10日消息,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当日签署名为“释放美国军用无人机优势”的备忘录,标志美军在采购、部署和使用小型无人机方式上正发生根本性转变。该备忘录概述了三项具体举措:一是扩大美本土无人机制造规模,并优先采购美本土生产的无人机;二是为作战部队配备一系列低成本无人机,实现技术跨越;三是呼吁将无人机全面纳入日常训练和战斗演习。
据欧盟委员会7月11日消息,欧盟与乌克兰共同宣布了“勇敢科技欧盟”(BraveTech EU)倡议,旨在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加速国防创新。该倡议计划将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BRAVE 1国防科技平台与欧洲国防基金(EDF)和欧盟国防创新计划(EUDIS)等项目进行对接,并通过支持联合行动、黑客马拉松、快速测试以及双方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直接合作促进创新。BraveTech EU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种子”阶段,将于2025年秋季启动;第二阶段为“扩大规模”阶段,将扩大“种子”阶段的行动,将乌克兰与欧洲公司整合到EUDIS商业加速器中,并为其提供补助、股权支持以及技术开发。此外,2025年底欧盟还将发布《加速国防转型路线图》,以建立一个加强欧盟与乌克兰国防合作的框架。
据量科网7月14日消息,欧盟将启动SUPREME项目,以建立稳定的超导量子芯片制造工艺,并为欧洲学术界、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提供支持。该项目将重点研发基于角度蒸发蚀刻技术的约瑟夫森结、3D集成方法以及用于量子计算、传感和通信的混合量子过程。欧盟芯片联合执行体(Chips JU)已批准该框架性合作伙伴协议,包括SUPREME的技术路线图。一旦项目正式启动,它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实施,并由两个连续的特定赠款协议提供资金。根据路线图,SUPREME中试生产线年将向外部用户开放首批技术。
据量科网7月13日消息,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团队提出基于路由声子的新型量子RAM架构,它通过路由“声子”来为量子计算机提供超高速的数据访问能力。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抗噪声性能优异的超导transmon量子比特构建了具有树状分支结构的路由网络,声子信号会在其中进行传播。由于声速比光速慢得多,因此在相同频率下,声波波长会比微波波长更,这允许设计出更紧凑的器件,从而能在更大规模上实现可扩展的集成。
据science网7月11日消息,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议的美国农业部2026财年研究预算的大幅削减计划,维持了农业部国家食品和农业研究所(NIFA)当前17亿美元资金,并批准了18亿美元用于农业研究服务(ARS)。然而这些支出法案能否得到国会全体通过仍不确定,若两院未能就预算达成一致,相关研究可能会冻结在当前支出水平。
据science网7月11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因特朗普行政命令对“功能增益”(GOF)研究的担忧,暂停数十项病原体研究,包括结核病、流感、COVID-19等。NIH可能将已确定的40个符合危险GOF研究定义的项目暂停,其中大多数在美国大学进行,9个由NIH内部科学家进行。另有172个项目被标记为可能暂停或终止。
据WHO官网7月11日消息,世卫组织(WHO)、国际电信联盟(ITU)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绘制人工智能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这份新的技术简报展示了许多国家利用AI开拓个性化医疗、药物研发和生物多样性的经验,强调利用AI保护知识产权,确保AI等前沿技术安全、道德地融入中西医结合领域。
据中国科技网7月14日消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PROTEUS基于定向进化技术,首次实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化分子,可快速筛选数百万种可能序列,找到解决复杂生物问题的最优解。该系统已成功开发出两种新型分子,且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推动新一代酶、分子工具和疗法的发展。
据全球生物防御网7月12日消息,英国政府发布《生物安全战略实施报告(2023年6月-2025年6月)》详细介绍了2023年战略四大支柱(理解、预防、检测、应对)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和在流行病防范、病原体检测和负责任创新方面的投资。此外,该战略还概述了未来12个月的战略计划,强调“全政府”方针、科学创新和国际合作。
据科技日报7月14日消息,中国石油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在中国首座深层在役凝析气藏储气库——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落地。该设备的投用标志着中国在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该设备日处理天然气量550万立方米,注气压力可达40兆帕,电机功率23兆瓦,将大幅提升储气库的注气效率。
据ECECP 7月14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关于低碳氢及燃料的授权法案,为其引入一套全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与现有的可再生氢和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RFNBO)相关方法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了欧盟的氢能监管框架,为氢能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规定,氢气和相关低碳燃料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需较未减排化石燃料至少减少70%,才能被视为低碳;低碳燃料包括由不可回收的化石废料和工业设施中不可避免的废气生产的再生碳燃料、低碳氢,以及由低碳氢衍生的合成气态和液态燃料;低碳氢包括由非可再生低碳能源生产的氢气,且与未减排的化石燃料相比温室气体排放低70%。考虑到欧盟各国能源结构的差异,授权法案提供了一个灵活而务实的框架,允许采用不同的低碳氢生产途径,该法案没有规定用于电解质氢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同时,法案明确了低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按照法案附件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其方法采用全生命周期视角,涵盖了燃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所有排放,包括原材料提取、生产、运输和燃料使用有关的排放,此外还考虑了甲烷排放(上游)和实际的碳捕集率。
据海洋新闻与技术网7月9日消息,美国海军研究生院(NPS)已在加州蒙特雷湾成功部署集成AI与5G通信能力的Power Buoy智能海洋浮标系统。该系统由美国海军研究生院与美国公司海洋能源技术公司(OPT)与AT&T公司合作开发,将 5G技术与先进水下传感器集成,具备持续、自主的海上与水下态势感知与数据采集能力,适用于多种有人与无人平台,为关键战略海域提供全天候海洋监测。该浮标将5G链接拓展到传统沿海网络之外,有望在未来为海事带来高速数据,推动海上5G与边缘计算在国防与海事应用中的落地。
据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官网7月9日消息,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巴拿马城分部(NSWC PCD)举行“海底与海床战(SSW)设施”奠基仪式,旨在加速自主无人系统的研发、测试与部署,以强化其在海底领域的优势。该项目被视为海军推进“关键海床作战任务”的核心支撑,聚焦水下智能传感器、自主平台与通信网络集成。新设施占地超过2.5万平方英尺,将专注于无人自主系统的研发、测试与评估,支持从海底到近海的作战任务,强化海军在水下态势感知、智能传感器、AI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的能力。据NSWC PCD指挥官保罗·斯坦斯上校表示,该项目体现了美国海军对海底领域战略主导权的高度重视。
据国防科技要闻7月11日消息,DARPA副局长麦克亨利表示,由于研发成本与收益不成比例,DARPA决定终止已经开发5年的“敏捷地月轨道行动演示火箭”(DRACO)项目。该项目由NASA和DARPA联合开发,旨在研制用于航天器的核热推进发动机,此前NASA已终止了该项目。麦克亨利透露,DRACO项目2020年启动时,火箭发射成本居高不下且载荷能力不高小火箭会耗流量吗苹果,而核热推进可以满足国家安全发射与深空探索的需求。但随着发射成本的不断降低,特别是“星舰”系统的超大载荷能力,实现核热推进所需的大量研发成本越来越不划算,美军未来将转向核电推进研发。
据美国海军官网7月11日消息,美、日、澳三国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签署首个三边海军后勤合作协议,旨在提升三国海军在印太地区的后勤互操作性与应急响应能力。此次协议将在导弹再装填、海上加油、维修支援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流程的共享。据报道,美澳海军自2019年起已开展导弹再装填协作,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正研发适用于包括盟国舰艇在内的MK-41垂发系统的海上再装填系统原型。三国还将推进“CONSOL”连接系统普及,利用商用油船为军用补给舰加油,延长海上存在时间。
据路透社7月11日消息,美国正寻求与韩国在造船领域展开合作,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市场份额。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政策局局长张成吉表示,美方将韩国视为应对中国造船业增长的战略伙伴,并要求韩国在其他领域共同遏制中国,作为造船业双边合作的“前提”。美方希望在提升韩美造船业合作的同时,推动韩方在关税、能源、农产品等领域作出让步。
据国防邮报网7月11日消息,德国公司赫尔辛(Helsing)将在英国普利茅斯设厂,批量生产AI驱动的SG-1 Fathom型微型自主潜航器,用于对关键海底基础设施进行持续监视。首批产量预计为数百艘,未来将扩展至数千艘。该计划属于英德两国共建关键防务能力双边协议的一部分,总投资达3.5亿英镑。该型自主潜航器将配备“Lura”声学识别平台,能够通过AI进行水下目标分类与定位,可在1000米水深处持续运行三个月,最高航速3节。每名操作员可远程控制数百台自主潜航器,执行自主探测、分类与实时报告任务。
据美国防部网站7月11日消息,美国防部长赫格赛斯发布《释放美国军用无人机优势》(Unleashing U.S. Military Drone Dominance)备忘录。该备忘录旨在对美军用无人机战略进行全面改革,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美军在小型无人机领域的主导地位。备忘录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激发美国本土无人机制造业创新活力;二是打破军用小型无人机采办桎梏;三是建设国家级无人机试验靶场。
据janes网站7月11日消息,法国空军联合法国防采购局开展测试,利用“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发射2枚MICA红外导弹,并成功摧毁距地超20千米的高空气球目标。此次测试作为法国“超高海拔”(very high altitude)防御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应对距地20-100千米的高空区域无中长航时无人机、高空气球、高超声速系统等侦察和监视威胁。同时,欧洲导弹集团正推进高空拦截技术,研发ASTER 30 B1、ASTER B1 NT等下一代导弹,为法国推进SAMP/T NG陆基防空系统建设提供支持。
据smallsatnews网站7月11日消息,英国首颗自主研发“锻造星”-1(ForgeStar®-1)太空制造卫星随SpaceX公司第14次小卫星拼车发射任务(Transport-14)发射升空。该卫星由英国太空锻造公司研制,旨在利用近地轨道的微重力、超洁净真空等独特环境,测试下一代半导体制造技术,并验证热防护盾、在轨气动控制等多项返回使能技术。据悉,该卫星是英国首颗获英国民航局太空制造许可证的卫星,也是首次以太空环境材料生产为目的的航天器。
欧洲国防工业网7月11日报道,美国诺格公司成功测试了一种用于从火星等行星表面发射的先进二级发动机。该发动机旨在支持未来能够通过将火星等行星的样本发射到轨道上,与其他航天器接汇,为提升样本返地成功率提供支持。目前,诺格公司完成了3次该型二级发动机的全尺寸测试,验证了其太空材料和推进系统等性能的可靠性。
据report网站7月13日消息,日本拟与欧盟共同建设通信星座,以减少对SpaceX 等美国公司的依赖。双方将通过发射和联合运营小型卫星共创通信网络,并对重要技术进行标准化和规则制定,在有关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措施等领域实现数据共享。日本首相石破茂、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欧盟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将于 23 日在东京举行的峰会上对星座建设开展讨论。
据Tech Xplore7月11日消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方法取代电池中的镍和钴。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无需研磨或后处理即可生产尺寸均匀、高度结晶的“无序岩盐”(DRX)阴极颗粒的方法,从而提高电池质量和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新材料在1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85%的容量。这比使用旧方法生产的DRX颗粒的性能提高了一倍多。这项研究由麦吉尔大学团队与斯坦福大学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科学家合作开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据欧盟委员会7月11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与乌克兰共同宣布了“勇敢科技欧盟”(BraveTech EU)倡议,旨在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加速国防创新。BraveTech EU将以乌克兰的国防创新技术为基础,增强欧盟和乌克兰的国防实力,并深化与乌克兰国防工业的融合。该计划将把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BRAVE 1国防科技平台与欧洲国防基金(EDF)和欧盟国防创新计划(EUDIS)等欧盟项目对接起来,旨在通过支持联合行动、黑客马拉松、快速测试以及欧洲和乌克兰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直接合作来促进创新。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